25372011-11-29 14:26:47
深圳的天际线虽然没有上海壮观,但假如你正置身在她的上空,你就会看到,深圳的美原来并非只有高楼,她还是一个鸟语花香的花园城市,那些点缀在道路两旁或者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在网上流传的《鸟瞰最美的中国十大城市》帖子中描述深圳的一句话。在这个帖子中,深圳被列为鸟瞰最美城市中的第四名,排在上海、重庆和北京之后,贴图中的深圳建筑大多在山林湖泊旁,放眼望去,一半是建筑,一半是绿色。这样的美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创新性地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并付诸实践。
坚守城市生态控制线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深圳的一半土地都划入了生态控制线禁止开发。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张一成表示:“对于深圳这样一个地价很值钱的地区来讲,设定五成的生态保护面积比例很不容易。”深圳市的想法就是:通过控制城市发展边界,从而保障城市和谐人居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深圳是国内第一个划定并通过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的城市,而深圳也是国内最早的几个倡导生态保护优先、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
早在2003年出台的《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3 2005年 》中,深圳就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据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地区规划处处长丁强解释,所谓基本生态控制线,就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2005年11月,经历了科学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了草案编制、意见征询、公开展示、上报审批等四个阶段,深圳实施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在深圳这个土地缺乏的新兴城市,深圳以8处大型区域绿地和18条城市生态廊道组成的市域生态绿地系统作为基础,在维护整体生态格局的前提下,结合现状的建设情况,最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土地面积为97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丁强表示,这既综合考虑了城市长远发展的建设需求,又兼顾了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基本生态控制线设立之后就成为深圳生态的“高压线”。按照规定,这一条线划定之后,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以外,深圳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实际上的生态用地面积还不止于此,据了解,这97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范围,除去线内已建设的道路、市政设施、原农村居民点等,再加上规划建成区内约159平方公里的绿地面积,全市总的生态用地面积可以达到1093.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用地的56%。
顶住开发压力建设生态都市
作为先锋城市的深圳,在2005年率先划定生态控制线就是深圳倡导生态保护优先、低碳发展的理念,是对探索世界先进城市之路的尝试。“深圳一贯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圳在城市的核心、地价那么高的地区,把包括红树林、莲花山公园、中心公园等的绿地保护起来,的确很不容易。”张一成表示,这需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城市发展后期开发的压力。
如今,广东省正着力在珠三角建设“绿道”系统,深圳的生态控制线也为“绿道”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深圳绿道网建设将遵循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相结合,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交通建设相结合,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相结合,与提升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规划,深圳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总长约2000公里的绿道网络,由2条区域绿道、2条滨海风情线、1条城市活力线、3条滨河休闲线、16条山海风光线组成。其中,区域绿道300公里,城市绿道500公里,社区绿道1200公里。建成后,深圳每平方公里将有1公里的绿道,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至40分钟可达区域绿道。长约2000公里的绿道网将整合全市现有的1000个公园、广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实现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的有机串联和衔接。
深圳将新建公园140个,其中宝安和龙岗两区即达108个。丁强透露说:“深圳将最终形成以城市外围郊野公园为补充,以城市公园为核心,以沿海、沿河、沿路的带状休闲康体廊道为联系纽带,以社区公园绿地为主要活动地点的点、线、面结合的美丽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