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应尽快推行BIM

33632011-11-29 14:31:11


                            建设部幕墙门窗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长  龙 文 志

    摘要: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技术特点、设计的核心理念。简介了BIM案例,BIM为整个建筑幕墙行业带来全新的启示。是一次建筑业信息技术的革命,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应尽快推行BIM
关键词:BIM、BLM、多维工程信息模型、可视化、参数化设计、虚拟幕墙工程、信息革命。
    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行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有来自国外设计公司的强大竞争。同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带来了越来越紧迫的设计任务和设计时间,层出不穷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的设计思想,这些都要求设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我,进行再学习。未来的设计行业将会蕴含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丰富的设计思想,并达到更高的工艺水平。
    2006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曾经发出过一个警告-不懂建筑信息模型(BIM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建筑师,不久的将来将失去获得OFERR的机会。更确切的说,在美国正在推行BIM,随着BIM的推广,所有的建筑业务,包括设计,设计审核,预算,工程管理等等,将会整合到一起。
    在建上海中心主体建筑结构高580米,总高度为632米,将通过整合三维数字化新技术打造“数字DNA”,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化BIM。据说上海中心采用BIM该技术后,电脑里的上海中心就如同一部3D电影,不仅能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外观结构,而且内部的每一根钢筋、每一根管线的位置和走向都能清楚地立体再现,哪怕是小到一个阀门,安装在哪一层哪一个房间,是什么牌子,都能在电脑中快速地搜寻到。在上海中心的招标中,要求企业必须使用BIM软件,BIM为何在建筑中如此重要?幕墙模块必须由幕墙设计师配合完成,那么BIM是什么?它会给幕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应有怎样的态度对待BIM的发展大潮?本文简要介绍和探讨,供幕墙行业同仁参考。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述
    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是建筑幕墙工程建设的龙头。在过去的20年中,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走向电子绘图。甩掉图板,将图纸转变成计算机中2D数据的创建,可以说是建筑幕墙工程设计领域第一次革命。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方案优化、改进和复核上,而且提高设计效率十几倍到几十倍,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但是二维图纸应用的局限性非常大,不能直观体现建筑幕墙的各类信息,所以建筑幕墙设计中,制作实体模型也是经常使用的建筑表现手段。为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沟通设计意图,建筑师和建筑幕墙工程师有时需要同时用实体模型和图纸两种方式,以弥补单一方式的不足。过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沟通方式是分别实现的。应用计算机后,设计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建模。最早实现的是用三维线框图去表现所设计的建筑物,但这种模型过于简化,仅仅是满足了几何形状和尺寸相似的要求。后来出现了诸如3DStudio VIZ、FormZ这类专门用于建筑三维建模和渲染的软件,可以给建筑幕墙表面赋予不同的颜色以代表不同的材质,再配上光学效果,可以生成具有照片效果的建筑效果图。但是这种建立在计算机环境中的建筑三维模型,只能用来推敲设计的体量、造型、立面和外部空间,并不能用于施工。对于一个可以应用于建筑幕墙施工的设计来说,附属在建筑幕墙上的信息是非常多的,设计人员除了需要确定建筑幕墙的几何尺寸、所用的材料,还需要确定建筑幕墙的抗风压强度、抗震、气密、水密、变形、施工工艺、传热系数、……等很多信息。如果不确定这些信息,建筑概预算、建筑施工等很多后续的工作就无法进行。而原有的建筑物三维表面模型,是无法做到在模型上附加这么多信息。
    随着建筑幕墙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幕墙越来越高、建筑幕墙体形越来越复杂,附加在建筑幕墙工程项目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建筑幕墙工程信息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周期乃至整个建筑物生命周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这些信息利用得好、处理得好,就能够节省工程开支,缩短工期,也可以惠及使用后的维护工作。因此,十分需要在建筑幕墙工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快速处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各种信息,合理安排工期,控制好生产成本,尽量消灭建筑幕墙由于设计不当甚至是错误所造成的工程损失以及工期延误。鉴于此,就必须在整个建筑幕墙工程周期乃至整个建筑幕墙生命周期中,实现对信息的全面管理。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龙头专业,也是整个建筑工程信息的源头,在建筑幕墙信息化中肩负十分重要的责任。BIM—建筑信息模型,为建筑幕墙工程设计领域带来了第二次革命,从二维图纸到三维设计和建造的革命。同时,对于整个建筑幕墙行业来说,建筑信息模型(BIM)也是一次真正的信息革命。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是近两年来出现在建筑界中的一个新名词。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为: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
它的全面应用,将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也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效益,使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是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一种新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幕墙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不仅仅是几何形状描述的视觉信息,还包含大量的非几何信息,如材料的强度、性能、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息等。BIM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建筑幕墙,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师和建筑幕墙工程师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并且各种信息始终是建立在一个建筑幕墙三维模型数据库中。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项目设计范围、进度以及成本信息,这些信息完整可靠并且完全协调。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在综合数字环境中保持信息不断更新并可提供访问,使建筑师、建筑幕墙工程师、建筑幕墙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幕墙业主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这些信息在建筑幕墙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能促使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使项目质量提高,收益增加。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幕墙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BIM电子文件,将可在参与项目的各建筑行业企业间共享。建筑设计专业可以直接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结构专业则可依照进行计算;其它专业可以据此进行建筑能量分析、声学分析、光学分析等;施工单位则可进行备料及下料;发展商则可取其中的造价、门窗类型、工程量等信息进行工程造价总预算、产品定货等;而物业单位也可以用之进行可视化物业管理。BIM在整个建筑幕墙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企业间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幕墙工程中的直接应用,以解决建筑幕墙工程在软件中的描述问题,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幕墙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筑信息模型(BIM)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幕墙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幕墙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
建筑信息模型(BIM)支持建筑幕墙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因此建筑信息模型的结构是一个包含有数据模型和行为模型的复合结构。它除了包含与几何图形及数据有关的数据模型外,还包含与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两相结合通过关联为数据赋予意义,因而可用于模拟真实世界的行为,例如模拟建筑幕墙的结构应力状况、安全状况、传热状况等。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支持建筑幕墙项目各种信息的连续应用及实时应用,这些信息质量高、可靠性强、集成程度高而且完全协调,提高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显著降低成本。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使建筑幕墙工程更快、更省、更精确,各工种配合得更好和减少了图纸的出错风险,惠及将来的建筑幕墙的运作、维护和设施管理,节省费用。
   (三)BIM多维工程信息模型
    3.1二维(2D)
    2D是对绘画和手绘图的模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和字符表达方式,其基本的处理对象是几何实体,包括点、线、圆、多边形等,目前使用的各类方案图、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都是2D的。对电子版本的2D图纸有一个很形象的叫法“Electronic Paper - 电子纸”。还有一种混合使用2D和3D表达的技术,习惯上称之为2.5D。
    3.2三维(3D)
    有两种类型的3D,第一类是3D几何模型,最典型的就是3DS MAX模型,其主要作用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视化表达;第二类是BIM 3D或BIM模型。此外还有一种称之为3.5D的技术,在3D几何模型基础上增加有限的对象技术,例如风吹树动或者人员移动等,也不属于BIM 3D范畴。
    BIM 3D包含了工程项目所有的几何、物理、功能和性能信息,这些信息一旦建立,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对建筑物进行各种类型和专业的计算、分析、模拟工作。BIM文献中讨论的3D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是指BIM 3D。这样的3D也叫做虚拟建筑(Virtual Building)或数字建筑(Digital Building)。3D的价值可以简单归纳成两句话:
    做功能好的建筑幕墙:建筑师和幕墙工程师可以直接在3D上工作,设计过程中不再需要把3D建筑翻译成2D进行表达(2D图纸变成了3D的输出结果之一)并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而业主也不再需要通过理解2D图纸来审核建筑师的方案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 做没有错的建筑幕墙:综合所有专业的3D模型,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互相之间的不协调,在实际施工开始前解决掉所有的设计错误。
    4.3四维(4D)
    4D是3D加上项目发展的时间,用来研究建筑幕墙可建性(可施工性)、施工计划安排以及优化任务和工作顺序。
    4D的价值归纳为“做没有意外的幕墙施工”。
如果我们能够在每周的例会上直接向BIM模型提问题,然后探讨模拟各种改进方案的可能性,在虚拟建筑中解决目前需要在现场才能解决的问题,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4.4五维(5D)
5D是基于BIM 3D的造价控制,工程预算起始于巨量和繁琐的工程量统计,有了BIM模型信息,工程预算将在整个设计施工的所有变化过程中实现实时和精确。随着项目发展BIM模型精度的不断提高,工程预算将逼近最后的那个数字。
   5D的价值定义一句话是“做精细化的幕墙预算”。
   4.5六维(6D)
   6D定义为“做性能好的建筑幕墙”。
   例如建筑幕墙性能分析的一些内容:
       -抗风压性能分析及试验摸拟
       -抗震性能分析及试验摸拟
       -气密分析及试验摸拟
       -水密性能分析及试验摸拟
       -热工分析及节能。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社会和业主对低能耗、高性能、可持续建筑的要求。
    6D应用使得性能分析可以配合建筑方案的细化过程逐步深入,做出真正性能好的建筑
    (四)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的核心理念
    4.1.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称为族)设置相应的参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将建筑幕墙构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计算。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幕墙构件并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视觉构件,而是可以模拟除几何形状以外的一些非几何属性,如材料的强度、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息、重量、受力状况等等。
对参数定义属性的意义在于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例如我们常见的材料表统计,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是完全自动化的,而参数化更为强大的功能是可以进行结构、经济、节能、疏散等方面的计算和统计,甚至可以进行建造过程的模拟,最终实现虚拟建造。这与犀牛、3DMax 等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3D Max 建立的模型,墙与梁并没有属性的差别,它们只是建筑师在视觉上假设的墙与梁,这些构件将无法参与到数据统计,也就不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可能性。
    4.2.构件关联性设计
    构件关联性设计是参数化设计的衍生。当建筑幕墙模型中所有构件都是由参数加以控制时,如果将这些参数相互关联起来,那么就实现了关联性设计。换言之,当幕墙工程师修改某个构件,建筑模型将进行自动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相互关联的。例如,遇到修改幕墙分格,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只要修改分格的数值,所有的墙、柱、窗、门都会自动发生改变,因为这些构件的参数都与分格相关联,而且这种改变是三维的,并且是准确和同步的。我们不再需要去分别修改平立剖。关联性设计它不仅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解决了长期以来图纸之间的错、漏、缺问题。
    4.3.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幕墙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仍然可以采用定义构件的方法实现。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形体复杂的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的每一层作为一个构件,然后用参数(包含一些简单的函数)对这一层的几何形状进行定义和描述,最后将上下两层之间再用参数关联起来,例如设定上下两层之间的扭转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修改所定义的角度来驱动模型,生成一系列建筑幕墙形体。这种模式对于生成一些有规律的,但却很复杂的建筑形体是十分有用的。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并不是建筑信息模型所独有的技术,犀牛等软件具备同样的功能。但是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形体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具有真实属性的建筑构件,如给形态附着幕墙,当我们改变参数,形体发生变化的同时,建筑构件也相应同步变化,这就使视觉形体研究与真实的建筑构件关联起来,视觉模型也就转化为真正的“信息模型”。
    参数化构件亦称“族”,是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中设计所有建筑构件的基础。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图形式系统,能够自由地构思设计、创建外型。能以逐步细化的方式来表达设计意图。可以使用参数化构件创建最复杂的组件以及最基础的建筑构件(例如墙和柱),无需任何编程语言或代码。
    幕墙公司往往拿到一堆建筑图,结构图,甚至同时拿到几个版本的建筑图。从平面,立面,剖面,节点开始分析,就算有三维模型也不敢确定是否出自最新的建筑图。费了不少功夫才把建筑轮廓和结构轮廓放在一起才开始幕墙--这个夹在建筑和结构之间部分的外围护构件。
    现在用revit拿到的就是些模型,不用再分建筑和结构,甚至可以直接链接建筑轴线到玻璃线。做投标其实是’简单’的勾出幕墙轮廓,也可根据revit模型,直接绘制投标图。施工是在投标的基础上深化。加工只是再深化。也就是说从投标阶段必须很清晰地认识到工程的关键才能盈利。这也是BIM 提倡的节约。
    4.4.协作设计
    随着建筑幕墙工程复杂性的增加,跨学科的合作成为建筑幕墙设计的趋势。在二维CAD 时代,协作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但建筑信息模型为传统建筑工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幕墙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这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幕墙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而且业主、政府政务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
    4.5 BLM = BIM + 互用 + 协同
    建筑幕墙设计需要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如建筑、结构、材料等。由于BIM具有承载各种信息的能力,整个建筑相关的信息和一整套设计文档存储在集成数据库中,所有信息都已数字化,完全相互关联。这样就可以在BIM上构建各个专业协同工作的平台。这不但消除了以前各个专业设计软件互不兼容的现象,还实现了各专业的信息共享。例如设计的修改或变更、施工计划安排以及施工进度的可视化模拟、各种文档协同管理、施工变更管理等都可以在这个协同工作平台上实现。
    正是BIM的应用,一种新的建筑幕墙管理思想应运而生,这就是建筑幕墙生命全周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BLM)。BLM是一种以BIM为基础,创建、管理、共享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大大减少资产在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从构思到拆除)中的无效行为和各种风险。BLM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最佳模式。
    BIM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学术界进多年研究的一些成果,融汇入自身之中。例如,门和窗是开在建筑幕墙上的,门、窗和建筑幕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有不少关于智能CAD的研究指出,在修改设计时,建筑幕墙上的门和窗应当自动地跟着移动或修改,这些功能在已经在BIM软件上实现。
    BLM是“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的缩写,中文名称“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实际上,BLM应该是BLIM - Building Lifecy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建筑幕墙工程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第一是信息过程,第二是物质过程。施工开始以前的项目策划、设计、招投标的主要工作就是信息的生产、处理、传递和应用;施工阶段的工作重点虽然是物质生产(把幕墙建造起来),但是其物质生产的指导思想却是信息(施工阶段以前产生的施工图及相关资料),同时伴随施工过程还在不断生产新的信息(材料、设备的明细资料等);使用阶段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指导物质使用(清洗维修保养等)过程。
    BLM的服务对象就是上述建设项目的信息过程,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第一维度 -项目发展阶段:策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改造;
    第二维度 - 项目参与方:投资方、开发方、策划方、估价师、银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造价师、专项咨询师、施工总包、施工分包、预制加工商、供货商、建设管理部门、物业经理、维修保养、改建扩建、观测试验模拟、环保、节能、空间和安全、用户等,据统计,一般高层幕墙建筑项目的合同数量在50个左右;
第三维度 - 信息操作行为:增加、提取、更新、修改、交换、共享、验证等。
    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幕墙工程建设行业对BLM功能的需求:在项目的任何阶段(例如设计阶段),任何一个参与方(例如结构工程师),在完成他的专业工作时(例如结构计算),需要和BLM系统进行的交互可以描述如下:
    从BLM系统中提取结构计算所需要的信息(如面板分格及材料、梁柱的布置材料性能、荷载、节点形式、边界条件等);
    利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利用结构工程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比较决策,得到结构专业的决策结果(例如需要调整梁柱截面尺寸);把上述决策结果(以及决策依据如计算结果等)返回增加或修改到BLM系统中。而在这个过程中BLM需要自动处理好这样一些工作:首先每个参与方需要提取的信息和返回增加或修改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其次系统需要保证每个参与方增加或修改的信息在项目所有相关的地方生效,即保持项目信息的始终协调一致。BLM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有多大呢?美国和英国的相应研究都认为这样的系统的真正实施可以减少项目的建设成本。
    BLM应用示意表
    4.6 BIM应用的初始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即目前BIM应用的初始阶段,以传统项目流程为主,BIM服务为辅,此阶段的BIM应用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任何一项或几项来进行,例如某个项目只采用BIM设计服务,或者采用BIM设计和招标服务等,不管如何选择,BIM服务的采用与否基本上不改变项目“设计-招标-施工-运营”的传统流程。此时BIM服务的主要工作是通过BIM的3D/4D/5D等应用,对设计、招标、施工和运营计划和实施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模拟、优化、跟踪、记录等工作,并最终形成项目的BIM竣工模型和BIM运营模型。
    BIM模型质量保证分析:数据集元素校核,可视化校核,碰撞检查,CAD一致性检查等。
    BIM模型可选的分析:结构分析,成本估算,规范一致性检查等。
    高级阶段:BIM完全融入项目流程,图示如下:
进入高级阶段以后,BIM已经成为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日常工具,基于BIM的项目流程的技术、经济、法律问题已经具备相应解决方案,此时BIM服务的主要工作将转向对项目参与各方提供的BIM模型和数据的合理性、正确性、一致性、完整性等的审核和项目完整信息的集成。
    目前中国幕墙行业处于BIM应用初级阶段的入口,如果不跨入并经过初级阶段,就永远没有可能到达高级阶段。
   (五)案例
    5.1上海世博会上海案例馆BIM REVIT实践运用
    上海案例馆项目位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浦西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区块内,是最佳城市实践区16个实物案例之一,也是该区块唯一代表上海参展的案例。
    设计目的
    一,以住宅作为智能生态技术和集成体系的建筑载体,诠释世博主题,落实课题成果,引领生态建筑发展。
    二,世博会中,作为具有上海特色的技术集成展馆,将成为展示和体验未来居住模式的重要场所。
    三,世博会后,考虑可持续利用,作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办公集聚地,充分发挥生态节能技术楼的推广和展示作用。
    建筑区位:世博浦西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区块建筑规模: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建筑高度:18M(地上4F地下1F)使用性质:世博会中---住宅展示世博会后---办公集群
    其一,实时协同,实时更新。REVIT设计工作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实时性,传统的网络协同方式,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只能保证各专业内部以同一设计基础底图进行深化图绘制,外部参照更改后,各自负责部分能做到及时修改,但相关专业的图纸更新,只会在几个重要的资料交换节点进行,这就导致了设计阶段成果统一具有延时性,延迟了工作进度。而通过REVIT设计工作模式,所有专业在一张底图上进行设计绘图工作,更形象点是在构建一个BIM信息数据库模型,每个专业的每个更新改动都会在这个唯一性的数据库中进行反映,其他专业能很清晰的了解其它专业的设计进度和成果,便于及时调整,增强设计工作的效率。
    其二,三维直观,增强图纸可读性。BIM信息模型为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各种平、立、剖面图只是各方向的二维剖切图。所有的建筑表皮幕墙、结构梁柱、设备管道都以三维方式分图层置于一个BIM模型中,这样非本专业人员相较于原二维图纸能更容易读图,也更方便各专业人员的协调沟通。同时这一三维显示模式对于各专业间出现的管道、梁柱、墙体、门窗的冲突问题也更能直观的显示,方便设计人员及时修改。而这一三维模型,在施工配合阶段也能很好的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的显示,方便设计方与施工方的沟通。
    其三,出图便利,降低工作量。BIM信息模型为一三维模型,其内部所用数据信息都对应到了三维形体的各坐标点,这样通过剖切工具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不同标高的平面图以及不同轴线的剖面图及立面图,减少了平面图及剖面图独立绘制的工作量,具有所看即所得的准确性,避免了由于设计疏忽造成了各图纸未完全对应的问题,也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5.2用Revit设计土库曼斯坦馆网格状幕墙。
    首先新建族,用公制幕墙嵌板这个族样板。
拉伸——设置参照平面——外部——绘制,这样一个流程。
首先绘制出幕墙单元中的圆形部分,设置其参数。之后进一步深入。
    嵌板到这里就基本完毕了,之后再把玻璃补充上去。保存文件——载入到项目中。在项目中新建幕墙,设置其参数,如下图。  这便是最后的效果了
    结束语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转变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从传统的二维设计走向三维信息化设计,让计算机成为真正的设计工具,把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升到新阶段、新水平。这是提高设计师和建筑师素质、转变设计方式的实践。BIM技术作为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的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美国60%建筑设计及施工企业应用BIM。在我国,尽管与北京奥运会时只有“水立方”一枝独秀相比,世博文化中心、国家电力馆、德国馆等多个世博场馆对BIM的应用使其声誉鹊起,得以扬名立万,不过就BIM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BIM在中国的应用只是刚刚开始。全国建筑业有2000多个设计院,但能够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100个都不到,建筑施工企以和幕墙企业目前应用BIM更是微乎其微。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建筑行业,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很难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除了行业内竞争和设计技术原因之外,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作为施工企业的利润之源,项目是整个企业生存的根基,由于项目管理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能有效地对项目的利润进行管理,很难从招投标、采购、人员管理等与利润直接相关的环节进行统一管控,究其原因,BIM应用的与发达国家差距是重要原因。
    为彻底改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并引导一批拥有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成为科技含量高、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息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不仅能与国际企业在本土竞争,而且能走出去,建筑施工企业和中国建筑幕墙企业应尽快推行BIM,全方位提升我国建筑幕墙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Revit世博场馆建模系列讨论二 土库曼斯坦馆》
     来源:Revit论坛; 作者:admin
    (2)《上海世博会上海案例馆REVIT实践运用》
     来源:北纬服务,设计师:杨明,刘海洋
    (3)《BIM大讲堂》 何关培
    (4)《中国BIM发展的思考和建议》